加洛林群島(Caroline Islands)上空的積雨雲(Cumulonimbus cloud)
世界上總有幾條航線是航空迷一生都想親身體驗的經典路線,而位於北太平洋,串聯前美國太平洋託管地各島的跳島航線(Island Hopper)絕對是其中最著名的之一。這條航線自1968年起,由密克羅尼西亞航空(Air Micronesia,一家關島的前美國大陸航空(Continental Airlines)全資子公司)開航,連接關島與夏威夷。過去50年間,它肩負著沿途各島居民主要物資和人員往來的重任,這也使該航空公司(在大陸航空與聯合航空合併後,現為聯合航空)在該地區空運交通上占有壟斷地位。(註:目前該地區另有諾魯航空(Nauru Airlines)提供類似的跳島航線,但該公司航線僅連接太平洋各國,並未延伸至美國太平洋領土。)
關島機場(GUM)是密克羅尼西亞地區最重要的航空樞紐,也是眾多跳島行程的起點。
這條航線的起點與終點,以及沿途六個停靠站,分別為:關島(Guam)、楚克島(Chuuk,舊稱Truk)、澎貝島(Pohnpei,舊稱Ponape波納佩)、科斯雷島(Kosrae,發音更接近「科帥」)、瓜加林環礁(Kwajalein Atoll,美軍基地)、馬久羅環礁(Majuro Atoll)及夏威夷州歐胡島的檀香山(Honolulu,亦稱火奴魯魯)。過去,航線曾在馬久羅與檀香山之間額外停靠美國本土外小島嶼強斯頓環礁(Johnston Atoll),為駐守該環礁的美軍提供服務。各島/環礁的相對位置可參考下方的大陸航空航點圖(右下為大陸密克羅尼西亞航空的營運航點)。

美國大陸航空1997年12月所發布的航點圖
現行跳島航線路線
關於這條航線的歷史細節這裡就不再贅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維基百科查閱相關條目。接下來,我將重點分享我的搭乘體驗。大部分旅客在安排這段旅程時,主要會專注於飛行本身的體驗。然而,在看過不少YouTuber的分享後,我覺得如果只是短暫停留,沒去探索各島,實在有點可惜。因此,我決定趁這個機會拜訪沿途的各島與各州,讓這次難得的北太平洋之旅不僅止於搭飛機。
因此,接下來的分享將包含一些以關島為基地的聯合航空其他航線,而不僅限於跳島航線。由於時間考量,再加上我未來一定還會去夏威夷,所以這次並沒有把夏威夷航段納入我的行程。
這次的旅程按照時間順序,分為以下航段:
- 東京成田(NRT)-關島(GUM)-雅浦(YAP)
- 雅浦(YAP)-關島(GUM)-楚克(TKK)-澎貝(PNI) <----本文
- 澎貝(PNI)-科斯雷(KSA)-瓜加林(KWA)-馬久羅(MAJ)
- 馬久羅(MAJ)-瓜加林(KWA)
- 瓜加林(KWA)-澎貝(PNI)-楚克(TKK)-關島(GUM)
- 關島(GUM)-塞班(SPN)//塞班(SPN)-關島(GUM)-東京成田(NRT)
---------------------------------------------正文開始---------------------------------------------
在雅浦島的三天時光過得飛快,轉眼間就要搭上回程的班機了。說到聯合航空這條雅浦-關島航線,當地人可是抱怨連連。無論是前往關島或是返回雅浦,航班時間總是在半夜,對於旅客和接送的家人來說都是不小的負擔。然而,也正因為這樣的安排,雅浦機場在白天常常空無一人,而一到晚上卻燈火通明,呈現出一種奇特的對比。當然,如果硬要找些好處,那就是這樣的時間點剛好能無縫銜接從關島出發的大部分航班,例如飛往日本、密克羅尼西亞其他島嶼或是夏威夷。
有趣的是,除了聯合航空,雅浦機場每週二還有一班由非營利組織PMA(Pacific Mission Aviation)運營的航班飛往帛琉。這條航線不用經過美國的領土,因此成為不少中國和印度旅客的熱門選擇。當地旅遊業者也指出,這是歐洲旅客常用的路線之一,尤其是德國旅客。他們通常會搭乘中華航空從歐洲經台北前往帛琉,然後再轉機來到雅浦。
現行聯合航空雅浦往返關島的班次
我回程的那天,Airbnb的房東一早便提醒我,最好提前四個小時到機場,因為機場經常大排長龍,若不早到可能需要在報到櫃台前久候。雖然我當天早上就收到了聯合航空升等確認的簡訊,心想以頭等艙的旅客人數來說,應該不至於等太久,但為了不讓房東麻煩,我還是順從他的建議,約在晚上10點45分左右便到了雅浦機場。
到機場時,儘管已提前了近四小時,已有不少當地居民在排隊,準備搭乘聯合航空的班機。除了常見的行李箱,還能看到幾天前在市場上見過的裝滿魚貨的保溫箱。看來,這些居民準備去關島大肆採購了。整個排隊等候的場面宛如一場島上的居民聚會,大家彼此熱絡打招呼,氣氛相當融洽。
大約在11點,聯合航空的櫃台開放了,穿著藍色夏威夷襯衫的工作人員開始為旅客辦理登機手續。在櫃台前,工作人員會先詢問行李的數量與重量,若有超重的行李則會被帶到一旁秤重。之後,便是繳交離境稅的流程,每位旅客需繳交20美元現金,不論目的地是否為密克羅尼西亞聯邦(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建議準備剛好的現金,不然需要等窗口的工作人員有足夠的零錢,才有辦法找開。繳完稅後,工作人員會把收據與登機證釘在一起,方便後續的證照查驗。(按:其實在出入境事務的管理方面,密克羅尼西亞各州皆擁有獨立的出入境系統,外國旅客即使是在州與州之間旅行,依然需要辦理出入境的證照查驗手續,並於每次從機場離開時繳交離境稅,也讓這個額外的費用在本質上更像是地方稅。)
由於雅浦機場的非管制區幾乎是半露天的,在悶熱的夏夜裡等待實在不太舒服,加上熱帶蚊蟲不斷偷襲,即使抹了防蚊液也無濟於事。唯一讓我稍微感到安慰的是機場內有免費的Wi-Fi,對於需要上網的旅客來說,這是個不錯的福利。機場的餐飲部則位於機場旁的獨立平房內,提供簡單的小零食和啤酒。
午夜12點,移民窗口終於亮起,開始辦理出境手續。機場的證照查驗窗口更像是一般政府機關的臨櫃服務,與安檢區沒有連接的動線。
圖片中管制區玻璃門前一旁小窗口為移民官辦公室,燈亮後開始營運。
由於在這時段僅有聯合航空獨家經營,登機流程顯得與美國境內很不同。在通過安檢之前,地勤人員會先掃描你的登機證,從航空公司內部系統的角度來看,這個步驟就等同於你已經完成了“登機”程序。這樣的操作在密克羅尼西亞地區的許多機場頗為常見,尤其是非美國領土的機場。登機證掃描通常在安檢前完成,而真正登機時僅需簡單的人工檢查。然而,這裡安檢要求與美國境內標準相同——鞋子還是得脫掉,這裡可沒有TSA PreCheck的快捷通道。過了安檢區後,進入了管制區,這裡的空調很強,讓我瞬間從悶熱的雅浦移動到了秋季的溫帶地區,還有更舒適的座椅和更強勁的網路。
管制區內的座椅還算充足,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冷氣很強。這一區沒有販售食物或紀念品的地方。
管制區另一側的大型藝術品,後面則是廁所。
不久之後,地勤廣播宣布,由於航班提早到達,我們將提早登機。登機過程也很簡單,拿出登機證給地勤檢查後,便直接走到飛機旁上機。
之字形的登機爬梯方便行動不便或使用輪椅的旅客上下機。
這次我選擇了3A座位,登機時毛毯和耳機已經整齊擺放在座位上。機組人員熱情周到,一坐下便馬上送上迎賓飲料(水或柳橙汁),讓人感到十分貼心。在密克羅尼西亞地區,聯合航空的機型基本一致,也讓這次的飛行少了些許新鮮感,但依舊舒適。由於在機場時沒能好好休息,當我踏上這寧靜的機艙,坐在寬敞的沙發式座椅上,感覺到一絲放鬆。我趁著飛機上在地面的時間,抓緊下載了幾集Podcast,同時計劃在飛機起飛前小憩一下。
由於是夜間航班,機上備品另外提供眼罩。
關島基地標準的波音737-800客機頭等艙座位
當我回過神來,飛機已經在跑道上加速,準備起飛。望向窗外,夜色濃重,儘管天氣晴朗,依然難以辨識島嶼的全貌。偶爾映入眼簾的星星燈火,彷彿昔日航海家倚賴的燈塔,提醒著旅人外面並非一片無垠的海洋,而是一個有人居住的地方。然而,當最後一絲燈光消失在視野盡頭,迎面而來的便是無止盡的漆黑。這時,安全指示燈熄滅,空服員開始準備頭等艙的餐飲服務。
離開雅浦機場前的最後一瞥
簡單的問候後,空服員逐一詢問乘客是否願意用餐,並告知本次航段提供的是點心,但基於時段,改以早餐為主。當餐點端上時,我發現相比美國國內線頭等艙的標準早餐——一道熱菜加上麵包和水果——這一個半小時的航班只提供了可頌麵包與水果盤,搭配自選飲料(我點了蘋果汁)。儘管餐點簡單,但考慮到同樣在美國本土,這樣的時段航班有時頭等艙只能拿到一杯飲料而已,聯合航空在這條航線上的服務已經相當不錯了。坦白說,除非你有吃宵夜習慣,否則在這個時間段,多數人應該沒有太多食慾。然而,考慮到新鮮水果在這些島嶼上相對稀缺(除了椰子),我格外珍惜起這個機會,儘量多吃些水果。
頭等早餐,以聯合航空兩個小時的航線來說已經誠意滿滿。
或許是因為餐點服務簡單,空服員不久後便收拾了所有餐盤,並將燈光調暗,好讓旅客能稍微休息一會兒。沒過多久,飛機便降落在關島國際機場。接下來的流程與我之前在關島轉機的經歷相似——通過移民關進行護照查驗,無需提領行李,直接前往海關出示QR碼後進入入境大廳。接著,前往三樓進行安檢(這裡有TSA PreCheck服務),完成後返回出境區。聯合航空會員的升艙福利,還包括在機場免費使用UA Club貴賓室的權益,無論是出發、轉機或抵達,只要不涉及證件查驗的航班都適用。由於我們這班航班提早抵達,貴賓室尚未開門營業,但等到開門時,已經有不少旅客等候在門口,這些人多是搭乘早班機前往日本的旅客。
關島聯合航空貴賓室(UA Club)一隅
貴賓室也迎合這些旅客的需求,提供米飯、枝豆(Edamame)等日式選項,此外還有各式各樣的西式早餐。以美國國內非商務/頭等艙專屬貴賓室的標準來說,這裡的餐飲品質相當不錯。
用完早餐後,我稍作歇息,隨即離開貴賓室,前往今日的登機門。登機口前早已擠滿了旅客,畢竟這班飛機承載了沿途除了科斯雷外所有的乘客。再次登上熟悉的737客機,我回到了7A座位。唯一不同的是,這次機上在7C預留了機組員的座位。
座位前的備品也沒什麼特別,倒是這本聯合航空的機上雜誌《Hemisphere》真的是越來越少見了。這本雜誌作為美系航空公司僅存的機上刊物,從2024年10月開始就要絕版(紙本)了,再也看不到它的身影。每次翻到它,都覺得有點懷念。
窗外的關島清晨剛下過雨,機窗上還掛滿了水珠。一早的航班不多,飛機沿著滑行道轉了一圈便迅速起飛。起飛過程中稍有顛簸,因為天上還有幾片雲層,使我無法清楚看到島嶼的全貌。但關島本身不大,沒多久窗外景色就只剩下一望無際的大海。隨著北太平洋的晨光照耀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象映入眼簾。
起飛影片,背景音無調整,請適度調整音量。
飛機進入平穩飛行後,空服員開始提供機上服務。從關島飛往楚克的航程為633英里,是整條跳島航線中僅次於馬久羅-檀香山的第二長航段,因此提供了點心服務。當然,既然是點心,餐點選擇也相對簡單:一盒水果和一個馬芬蛋糕。飲料部分則與聯合航空的國內航班一致,提供免費的軟性飲料。由於我在貴賓室已經吃過早餐,便簡單地吃了幾口水果,將馬芬留作旅途中的小點心。
儘管這是跳島航線中較長的一段,飛行時間也不過一小時50分鐘。沿途風景稱不上特別壯麗,除了無盡的藍色海洋和偶爾的雲層外,沒什麼特別的亮點。直到再次看到島嶼時,我們已經進入楚克潟湖(Chuuk Lagoon)的外圍環礁。儘管天色不算理想,但在少許陽光的映照下,環礁島嶼呈現出鮮豔的藍、黃、綠色,令我眼前一亮。隨著航機慢慢下降接近楚克環礁的核心,島嶼的數量也越來越多,不時還可以看到在潟湖內部航行的船隻。
飛機順利降落後,空服員廣播歡迎乘客抵達楚克。繼續飛往下一個目的地的乘客可以選擇攜帶所有隨身行李下機,在航廈內等候;也可以留在機上,等待安全檢查員上機檢查(地面停留期間,機上廁所因保安考量不提供服務)。
楚克州是密克羅尼西亞人口最多的州,尤其是主島維諾(Weno),但根據當地居民的說法,這裡的治安相比其他區域稍微差些。由於這次行程緊湊,我並沒有特地安排楚克島的行程,但既然來到這裡,怎麼能不親自踏上島嶼呢?來個到此一遊,至少也算是親眼見識了楚克(機場)的風情。
楚克機場的規模不大,入境旅客下機後,從右側進入入境大廳辦理證件查驗,過境旅客則從左側前往出境候機室,不需要再次經過安檢。
候機室雖然不大,但設施還算齊全,有一家小型餐飲部,也賣些紀念品,乾淨的廁所和充足的座位讓人覺得不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裡沒有免費的Wi-Fi,餐飲部提供的那組網路似乎需要消費才能使用。
飛機停留時間約一小時,扣掉上下機的時間,實際上待在候機室的時間大約只有20到25分鐘。這段時間如果用來上廁所或買些小點心,實在不算長,也不至於無聊。對於接下來還有行程的旅客來說,這短短的休息時間剛好可以舒展一下筋骨,順便欣賞楚克機場的獨特風情。
牆後為候機室內的廁所。牆上則為楚克傳統面具。
候機室有紀念品商店販售楚克手工藝品,但價格不便宜就是了。
楚克機場的登機流程大致與聯合航空的標準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地勤人員的廣播方式——手持麥克風,英語與楚克語(Chuukese)雙語交替,頗有點主持活動的感覺。重新登機後,座位上已經擺放了新的毛毯。隨著飛機在跑道上加速,我們也準備繼續這趟旅程,飛往澎貝。
有時候看網路上那些Youtuber的跳島航線影片,總覺得每一段都像冒險一樣,讓人充滿興奮的情緒。但真實坐在機上時,才會發現其實每段航程都很短,機上服務也很基本,說實話,除了窗外那無邊無際的藍海和那偶爾瞥見的小島,似乎也沒什麼特別刺激的地方。
很快,飛機就開始降落程序。楚克環礁才剛結束,下一個目的地澎貝,也是一個環礁。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帕金環礁,接著是澎貝潟湖周圍的環礁島嶼。和楚克環礁相比,澎貝的潟湖面積稍小些,但島上的陸地面積比較大。澎貝機場位於澎貝島北部,最大的城鎮科洛尼亞(Kolonia)以北的一個小島上,這個小島透過一條直通本島的公路相連。
澎貝島還是密克羅尼西亞的首都帕利基爾(Palikir)所在地,所以下機的旅客比在楚克多了不少。進入航廈後,我通過了移民關,進行證件查驗,然後去行李轉盤領取行李。整體流程動線簡單,證照審查時移民官偏嚴格,會要求出示離境機票。拿到行李後,即可進入境大廳,透過觀光局的櫃台叫了一輛計程車前往市區,車資通常只要2美元,便宜又方便。
Thanks for sharing and looking forward to more reports from you.
回覆刪除